Nano Banana刷屏,PS是不是不用学了?


20250907211647153.jpg

1. 一个叫“Nano Banana”的AI,最近刷屏了。

你可能在抖音、小红书上都刷到过。这个谷歌新出的AI作图工具,强大到离谱。

画个草图,它能瞬间给你变成3D立体模型;说一句话,它能生成一整套电商图、手办图… 很多人惊呼:Photoshop可以退休了!

作为一个从PS 2.0时代就开始用的“老炮”,我觉得这话有点夸张。但毫无疑问,一个全新的时代,已经如洪水般涌来。

2. 再见了,那个“软件大牛”的时代。

曾几何时,掌握一个复杂的软件,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。

我当年在水晶石工作,身边全是“3ds Max大牛”、“Maya大牛”。你的技术能力,直接决定了你的价值。 那时甲方的很多“天马行空”的想法,我们都可以用一句“技术上实现不了”给怼回去。

但现在,情况完全变了。

3. AI时代的核心能力:不是“技术”,而是“描述力”。

AI工具的出现,正在无限拉平技术的门槛。

以前是你求着软件,看它“能不能实现”;现在是软件求着你,问你“到底想要啥”。

以前的核心能力是“动手”,现在的核心能力是“动嘴”。 你能不能把脑海里那个模糊的画面,用精准、丰富、充满细节的语言描述出来?这,才是未来创意工作的真正瓶颈。

4. 别再迷信“提示词”了,你的“见识”才是关键。

现在网上到处都在卖“提示词”教程,好像掌握了什么神秘咒语就能一步登天。

但说实话,提示词只是参考,是让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。真正重要的,是你自己的“见识”。

你的审美、你读过的书、你看过的电影、你走过的路…这些东西,共同构成了你的“内在图像库”。你的“见识”越广,你脑海里的画面越清晰,你就越能指挥AI,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。

未来的AI课,教的不应该是技术,而应该是如何扩大你的认知和见识。

5. 收起你的“AI羞耻感”,否则你将被淘汰。

我发现很多人,至今还有一种“AI羞耻感”,觉得用AI创作是“旁门左道”,不够“纯粹”。

这就像汽车刚出现时,马车夫们还在嘲笑汽车一样可笑。

朋友们,醒醒吧!这不是选择题,这是时代的浪潮,你不上船,就只能被淹没。

你应该感到庆幸,因为你正处在一个可以用最低成本,撬动最大可能性的时代。你要想的,不是“该不该用AI”,而是“怎么把AI用到极致”!




阅读 1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