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内耗了!你的任何一部分都不等于你
我们花太多时间,去执着于“结构”,而忽略了真正的“内容”。 我们更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,而不是我们是谁; 我们更看重自己的头衔,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工作; 我们更在意“永远爱我”的承诺,而不是细水长流的爱。
说白了,我们太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打动,而忽略了本质。
1. 你的身体,只是“你的”,而不是“你”
想象一个场景:把你所有的器官分开,放在桌子上。 你看着那颗还在跳动的心脏,你会想:“那是我”吗?不,你只会想:“那是我的心。” 你看着你的大脑、骨头和血液,你会想:“这是我”吗?不,你会想:“这些是我的。” 它们只是你身体的一部分,可以被替换,也终将逝去。那为什么当它们被拼凑在一起时,我们就认为“这就是我”了呢?
2. 你执着于“结构”,是因为害怕“内容”
我们为什么如此执着于一个结构清晰的身体?因为这样我们就不必去关注自己精神上的匮乏。 我们把精力都花在了装饰和打造那个“外壳”上,以为结婚证就意味着爱情,头衔就意味着成功,金钱就意味着满足。 我们活在别人定义的“好”里,却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。
3. 如果精神才是核心呢?
如果疗愈自己,不是修正一种态度,更换一种观念,改善一种审美,而是转变一种存在方式、一种意识、一种能量呢? 如果是这样,那只修复局部,永远无法疗愈整体。 唯一能改变你生活的,就是你意识到:你身体的那些部分都不能代表你。它们只是起点和终点,是那个点燃你意识火花的载体。
4. 你有没有,感觉到?
我不是要你思考这些理论。我只是在问: 你关注过它们吗?还是只与它们相伴? 你有没有感觉过身体的每一部分,并意识到这些部分都不能代表你? 你有没有分辨过,“属于你的”和“你本人”的区别?
阅读 1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