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总是拖延”:别再对抗了,去看看这个“拖延”在保护你什么


20250916174443561.jpg


你好,我是薛铁林。


我最近在持续地写作,发现大家似乎对那些关于自我成长,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棘手场景的话题,特别感兴趣。你们积极的留言和真诚的反馈,给了我巨大的能量,也让我更想把压箱底的干货,都掏出来分享给大家。


做教练久了,常常会有一种巨大的幸福感。这种幸福感在于,很多时候,我们面对客户带来的难题,起初也并不知道答案。但奇妙的是,当我们运用教练的技术和心法,与客户一同在迷雾中探索时,我们不仅有幸见证了一个生命的豁然开朗,我们自己,也常常在这个过程中,学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。这真的是一份“三分助人,七分助己”的事业。每当我翻看自己的Coaching Log,那里面记录的,早已不仅仅是我的经验积累,更是我个人学习成长的一笔巨大财富。我为这份幸运,深怀感恩,也希望通过我的文字,能让你们感受到这份幸运。


今天,我们就来聊一个,可能是所有人,无论你多么成功、多么自律,都或多或少,曾在深夜里与之搏斗过的“心魔”——拖延。这个灵感,源于我Coaching Log里的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。


一个被“梦想”压垮的天


我想从我的Coaching Log里,调取一段经过匿名处理的、极具代表性的线上教练对话,来和你分享一个关于“拖延”的故事。


故事的主角,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,我们称他为阿哲(化名)。阿哲是我见过的那种,老天爷赏饭吃的人。他画感极佳,想象力天马行空,毕业没几年,就在业内拿了好几个大奖。但在他心里,一直有一个更宏大的、也更神圣的梦想——创作一部,属于自己的原创漫画。


但他找到我的时候,却正因为这个梦想,而处在自我否定的崩溃边缘。


阿哲(电话那头的声音,充满了疲惫和自我厌弃): “铁林老师,我感觉……我就是个废物。一个只会说,不会做的骗子。”


我: “听起来,你对自己有一个非常严厉的评判。这份评判,在对你说着什么?”


阿哲(我能清晰地听到,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仿佛在积攒说下去的力气): “我在说我的漫画。这个想法,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了。我构思了庞大的世界观,设计了上百个人物。我所有的朋友,都觉得这会是一部惊世之-作。但是,五年了,整整五年了,我画出来的,不超过十页。我总是拖延。


他开始向我历数,他为了对抗“拖延”,所做过的所有努力:


“我买了市面上所有的,关于时间管理的书;我手机里,下载了至少五款,最顶级的效率App;我甚至,在墙上贴满了各种‘deadline’和自我激励的标语……但都没用。每一次,我都是雄心勃勃地,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,然后,坚持不到三天,就又回到了原点——刷手机,看电影,打游戏,做任何事,就是不去碰那张画纸。”


阿哲(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哽咽,我能感觉到,电话那头的他,可能正抱着头): “我真的搞不懂我自己。这明明是我最想做的事,为什么,我却像是在拼命地,逃离它?我一定,就是个懒惰的、没有意志力的、无可救药的人。”


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疼,却又无比熟悉的场景。


在这场战争里,阿哲把自己,分裂成了两个部分:一个,是那个拥有“神圣梦想”的、理想中的“上进的自己”;另一个,是那个沉迷于“垃圾快乐”的、现实中的“堕落的自己”。


他所有的努力,都变成了这两个“自己”,永无休止的、血腥的内战。


他,深陷在一个由“我应该”和“我没有”所构建的、狭窄而窒息的思维框架里。


在这个框架里,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。上进的自己,对堕落的自己,充满了鄙夷和愤怒;堕落的自己,则用更顽固的拖延,进行着消极的抵抗。


此刻,如果我作为一个教练,开始和他探讨:


  • “我们来分析一下,你之前的计划,是不是不够科学?”

  • “我们来试试‘番茄工作法’,把大任务,分解成小任务?”

  • “你有没有想过,你拖延,可能是因为,你对这个梦想,其实并没有那么热爱?”


这些建议,都非常“正确”,也非常“专业”。但在那个当下,它们都将是无效的。因为,它们都在试图,用一种新的武器,去帮助那个“上进的自己”,去更好地,打败那个“堕落的自己”。它们,都在试图,去“消灭”那个拖延的阿哲。


我需要做的,不是给他一把更锋利的刀。我需要做的,是邀请他,一起,勇敢地,向那个他一直试图消灭的“敌人”,递上一份,和平的橄榄枝。


【铁林视角】:看见语言的魔力——“意图(Intention)”

在我的教练体系中,有一个充满了慈悲与智慧的语言模式,我称之为——“意图(Intention)”


它的核心智慧在于:任何一个行为的背后,都有其正面的动机。


换句话说,没有一个人,会为了“把事情搞砸”而去做一件事。即使是那些看起来极具破坏性的“自我妨碍”行为(比如阿哲的“拖延”),在行为者的内在世界里,也都是为了达成某个对他来说,非常重要的、积极的目标。


“意图”模式的魔力在于,它能帮助我们,将注意力从那个“令人不适的行为”上移开,转而去探寻和连接那个“值得被尊重的积极意图”。它的核心句式是:


“我能感受到,你(某个行为)的背后,其实是想要(某个积极意图),对吗?”


这个模式,是ICF核心能力“保持教练心态(Embodies a Coaching Mindset)”的终极体现。它要求教练,必须发自内心地相信:客户是资源具足、充满可能性的(resourceful and whole)。


当我们带着这个信念时,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去评判客户的行为是“对”是“错”。我们会像一个最富同理心的侦探,去好奇:“这个看似‘有问题’的行为,它到底在服务于我的客户一个什么样的、更深层的需求?”


这种从“评判行为”到“探寻意图”的转换,是所有深刻改变的开始。因为它能瞬间瓦解掉关系中的“对错之争”,让双方从剑拔弩张的“敌人”,变成可以并肩探索的“伙伴”。


一次提问的“转向”:从“对抗”,到“对话”


在那次线上教练会谈中,当阿哲还在反复地,痛斥着自己有多么“懒惰”和“失败”时,我做了一个关键的“转向”。


我没有继续和他一起,分析他“拖延”的行为。我让他内在的那份自我攻击,在我们的对话空间里,充分地流淌。然后,我提出了一个,让他意想不到的问题。


我: “阿哲,我完全听到了你,对自己,那份深深的失望和愤怒。我也感受到了,你为了这个梦想,这五年来,所承受的巨大的内在煎熬。现在,我想邀请你,我们能不能暂时从‘如何消灭拖延’这个战场上,走下来一分钟?”


“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最大胆的假设。如果我们不把这个‘拖延’,看作是你的敌人,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,在用一种极其笨拙、甚至有点‘自残’的方式,在拼命保护你的‘忠诚卫士’。你觉得,它在保护你什么,免受什么样的,更可怕的伤害?


(教练心法:那一刻,我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。常规的做法是帮他分析时间管理,但我的直觉告诉我,那是在隔靴搔痒。我能清晰地感觉到,他越是痛斥自己的‘拖延’,那股对抗的力量就越强。我们作为ICF认证教练,常年累月的学习和练习,就是为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,能够调用我们内在的‘数据库’,去相信自己的直觉,去选择一条,可能更具挑战,但也更具价值的路径。所以我选择了“探寻意图”这个提问,将他从对“拖延行为”的对抗中,直接拉升到了对“拖延意图”的探寻上。)


电话那头,是长久的沉默。那份沉默,和之前急促、激动的自我鞭挞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我能清晰地听到,他轻轻地、长长地,呼出了一口气。那口气里,仿佛卸下了,一些紧绷了很久的东西。


阿哲(声音变得很轻,也慢了很多,带上了一丝,对自己内在的,真正的好奇): “……保护我?……拖延……在保护我?”


我(保持全然的临在,用我的好奇,为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空间): “是的,保护。它像一个最忠诚的卫士,宁愿让你,在原地踏步,也不愿让你,去冒一个,它认为你,承受不起的风险。那个风险,是什么?” (教练心法:我继续使用开放式提问,不去限定他的答案,给予他最大的想象空间。)


那是一段漫长得,足以让窗外的一片云,飘过整个天空的沉默。


当他再次开口时,那个自我厌弃的“失败者”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,和一份久违的、对自己内在的,深深的看见的“人”。


阿哲: “……它在保护我……不失败。”


他继续说道,声音里有了一丝哽咽:“这部漫画,对我来说,太重要了。它不是一个作品,它就是我。如果,我真的把它画出来了,但它,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好,甚至,根本没人喜欢……那不就证明了,我,其实,根本没有我以为的那么有才华吗?”


“只要我不开始,我的梦想,就永远是完美的。我就永远,是那个,怀才不遇的天才。这个‘拖延’,它是在保护我,那个脆弱的、小小的、又无比骄傲的,自尊心。”


当“保护自尊心”这五个字,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时,他所有关于“懒惰”、“没有意志力”的自我攻击,都有了全新的、充满了慈悲的答案。


【铁林视角】:从ACC到MCC,一场“内在和解”的修炼之旅

这场对话的转向,完美地诠-释了ICF教练工作的精髓。我们常常以为,教练是帮助客户“解决问题”,但更高阶的、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教练,是帮助客户“整合自我”。


一个教练的能力层级,从ACC到PCC再到MCC,也体现在他处理客户“内在冲突”的深度上。


  • 一个ACC(助理级认证教练),可能会非常出色地,运用“向下分类”,帮助阿哲,去制定一个更具可行性的绘画计划。这是非常有价值的“行为”层面的教练。

  • 一个PCC(专业级认证教练),则能够更深入地去探索,阿哲的“拖延”行为背后,所触碰到的恐惧限制性信念(比如,“我必须是完美的”)。他们开始将“事”与“人”进行初步的链接。

  • 而一个MCC(大师级认证教练),则能在一个更系统身份的层面去工作。他能够通过“意图”这样的模式,帮助阿哲看见,他内在的那个“拖延的自己”,和那个“上进的自己”,其背后,都在服务于同一个更高意图——保护那个名为“阿哲”的、独一无二的生命,免受伤害,获得价值感。


这种系统性的“看见”,才能带来真正“冰山之下”的、持久的内在和解。这需要的,不仅仅是教练的技巧,更是教练自身,那份对人性运作模式的深刻理解和内在修为。


当“卫士”被看见,“盟友”便自然出现


当阿哲看见了“拖延”背后,那份“保护自尊心”的积极意图时,我们教练的真正工作,才刚刚开始。


因为,仅仅看见意图,还不足以改变行为。我们还需要,与这个刚刚被看见的“忠诚卫士”,建立全新的、建设性的合作关系。


我: “阿哲,谢谢你,让我看到了你内在,那个如此忠诚、如此尽职的‘卫士’。它用一种虽然笨拙,但却无比坚定的方式,守护了你五年。现在,作为一个,既渴望保护自己宝贵的自尊心,又渴望让自己的才华,被世界看见的、智慧而有力量的创作者,你,想对这个‘卫士’,说点什么?”


阿哲(沉默了片刻,我能感觉到,他内在,正在发生一场,深刻的对话): “……我想对它说,谢谢你。也想对它说,对不起。我一直,都把你当成敌人。”


我: “那么,我们,能不能找到一个全新的、更有趣、也更安全的方式,既能尊重到这位‘卫士’,让他感觉到,你的自尊心,依然被很好地保护着,又能让那个渴望创作的你,有机会,去画下,那轻松的、自由的、哪怕不完美的,第一笔呢?”


结语:你是你自己最好的盟友


后来的故事,充满了转机。阿哲并没有,立刻就变成一个“从不拖延”的超人。但是,他内在的,那场持续了五年的“内战”,悄然止息了。


他不再,对抗那个“拖延的自己”。他开始,学习,与他对话,与他合作。


这个故事,我想分享给每一位,感觉被“拖延”,这个心魔,折磨得精疲力尽的你。


请相信,你并非真的“懒惰”,或者“没有意志力”。你只是,在用一种极其耗能的方式,在保护着,一个对你来说,无比珍贵的东西。


你遇到的所有困境,都只是关于“行为”;而你,才是你自己内在世界,唯一的、智慧的“外交官”。


所以,下一次,当你再次发现,自己又一次,陷入了“拖延”的泥潭时,请不妨试着,暂停你所有想要“鞭策自己”的冲动。


而是像一个ICF认证教练一样,带着全然的好奇,和一点点对自己的慈悲,温柔而坚定地问自己一个问题:


“亲爱的‘拖延’,我知道,你在这里,是为了保护我。谢谢你。你,到底在保护我什么?”


当你开始勇敢地,与你内在的每一个部分,都成为盟友时,你会惊奇地发现,那股能让你,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的,最强大的力量,其实,一直都在你的心中。





阅读 1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