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我必须成功”到“什么比成功更重要”:用“标准层次”重塑你的人生排序


标签: 语言的魔力

20250923135825463.jpg


你好,我是薛铁林。


我最近在持续地写作,发现大家似乎对那些关于自我成长,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棘手场景的话题,特别感兴趣。你们积极的留言和真诚的反馈,给了我巨大的能量,也让我更想把压箱底的干货,都掏出来分享给大家。


做教练久了,常常会有一种巨大的幸福感。这种幸福感在于,很多时候,我们面对客户带来的难题,起初也并不知道答案。但奇妙的是,当我们运用教练的技术和心法,与客户一同在迷雾中探索时,我们不仅有幸见证了一个生命的豁然开朗,我们自己,也常常在这个过程中,学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。这真的是一份“三分助人,七分助己”的事业。每当我翻看自己的Coaching Log,那里面记录的,早已不仅仅是我的经验积累,更是我个人学习成长的一笔巨大财富。我为这份幸运,深怀感恩,也希望通过我的文字,能让你们感受到这份幸运。


今天,我们就来聊一个,可能是我们每个人,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,与之殊死搏斗过的“执念”。这个灵感,源于我Coaching Log里的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。那就是,当我们被自己那句斩钉截铁的内在命令——“我必须成功”,逼到悬崖边时,我们,该怎么办?


一个被“成功”绑架的咖啡馆主


我想从我的Coaching Log里,调取一段经过匿名处理的、极具代表性的线上教练对话,来和你分享一个关于“初心”的故事。


故事的主角,是我在昆明的一位客户,一个非常有情怀的年轻人,我们称他为阿杰(化名)。阿杰放弃了父母安排的稳定工作,在翠湖边上,开了一家小小的、极具设计感的精品咖啡馆。那里,曾经是他所有梦想的寄托。


但他找到我的时候,却正因为这个梦想,而处在失眠和焦虑的崩溃边缘。


阿杰(电话那头的声音,充满了压抑的疲惫,背景里还能隐约听到咖啡机运作的声响): “铁林老师,我感觉我快扛不住了。我每天睁开眼,脑子里就是三个字:活下去。房租、水电、员工工资、咖啡豆的成本……每一笔都是账。我必须成功,我没有退路。”

我: “听起来,‘成功’这两个字,对你来说,像是一块沉甸甸的、必须举起的巨石。”


阿杰(电话那头,传来了一声苦笑,那笑声里,满是酸涩): “何止是巨石,简直就是一座山。当初我爸妈就不同意我开店,他们觉得我不务正业。我就是憋着一口气,想向他们证明,我的选择是对的。所以,这家店,必须成功。如果它失败了,那就证明,我,就是个彻头-彻尾的失败者。”


他开始向我历数,他为了“成功”,所做过的所有努力:


“我研究了所有竞品的营销方案,推出了各种折扣套餐;我每天花五个小时,研究社交媒体上的爆款文案;我甚至,为了迎合市场,开始卖一些,我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甜品和果茶……我越来越像一个,我曾经最讨厌的、唯利是图的商人。我当初开这家店的快乐,早就没了。剩下的,只有焦虑。”


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疼,却又无比熟悉的场景。


在这场战争里,阿杰是那个渴望“证明自己”的勇士,而“失败”,则是那个他无论如何都不能面对的、恐怖的深渊。他所有的努力,都变成了一场,与“失败”的赛跑。


他,深陷在一个由“我必须成功”和“我不能失败”所构建的、狭窄而窒-息的思维框架里。


在这个框架里,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。每一个小小的胜利,都无法带来真正的喜悦,只会被下一个、更大的“成功”目标所取代。


此刻,如果我作为一个教练,开始和他探讨:


  • “我们来分析一下,你的现金流模型,是不是可以优化?”

  • “你有没有试过,和一些本地的网红博主合作,来提升你的知名度?”

  • “我们来制定一个,更清晰的、分阶段的商业目标,好不好?”


这些建议,都非常“正确”,也非常“专业”。但在那个当下,它们都将是无效的。因为,它们都在试图,去帮助阿杰,把那块名为“成功”的巨石,举得更高、更稳。它们都在一个错误的框架里,做着徒劳的努力。


我需要做的,不是帮他,找到一个更省力的举重技巧。我需要做的,是邀请他,一起,勇敢地,去看一看,他为什么要,拼上性命,去举起这块,根本不是他自己想要的的巨石?


【铁林视角】:看见语言的魔力——“标准层次(Hierarchy of Criteria)”


在我的教练体系中,有一个极其深刻的模式,我称之为——“标准层次(Hierarchy of Criteria)”


它的核心智慧在于:我们所追求的任何一个外在目标(比如,“成功”),其背后,都服务于一个,我们内在的、更深层的、我们自己可能都未曾觉察的“标准”或“价值观”。


“标准层次”的魔力在于,它能像一个“灵魂的考古学家”,通过一系列“向上”的提问,帮助我们,层层挖掘,穿越“目标”的表象,最终,触达那个,真正驱动我们人生的、最核心的“生命动力”。它的核心句式是:


“当/如果,你实现了(这个目标),它,会为你带来什么,更重要的东西?”


这个模式,是ICF核心能力“唤起觉察(Evokes Awareness)”的精髓体现。它要求教练,必须像一个最高明的“登山向导”,能精准地,识别出客户被困的那座“山丘”(具体目标),然后,不去和客户一起,在山丘上找出路,而是引领他,去看见,在这座山丘背后,那片更宏伟、更壮丽的“价值山脉”。


一次提问的“转向”:从“成功”,到“自由”


在那次线上教练会谈中,当阿杰还在反复地,计算着他的成本和利润,焦虑着他离“成功”还有多远时,我做了一个关键的“转向”。


我没有继续和他一起,分析他的“商业模式”。我让他内在的那份焦虑,在我们的对话空间里,充分地流淌。然后,我提出了一个,让他意想不到的问题。


我: “阿杰,我完全听到了你,在这场‘必须成功’的战斗中,那种孤立无援的疲惫。我也感受到了,你对‘证明自己’的,那份沉甸甸的渴望。现在,我想邀请你,我们能不能暂时,从这家咖啡馆的损益表上,抬起头来一分钟?”


“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最大胆的想象。让我们假设,你已经成功了。你的咖啡馆,成为了昆明的网红地标,你赚到了足够多的钱,所有曾经质疑你的人,都对你刮目相看。当你,拥有了这一切,你所渴望的‘成功’时,这份‘成功’,为你带来了什么,比‘成功’本身,更重要的东西?


(教练心法:那一刻,我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念-头。常规的做法是帮他优化商业策略,但我的直觉告诉我,那是在隔靴搔痒。我能清晰地感觉到,他越是聚焦于“成功”,就越是远离他开店的“初心”。我们作为ICF认证教练,常年累月的学习和练习,就是为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,能够调用我们内在的“数据库”,去相信自己的直觉,去选择一条,可能更具挑战,但也更具价值的路径。所以我选择了“标准层次”这个提问,将他从对“目标”的执着中,直接拉升到了对“目标背后的价值”的探寻上。)


电话那头,是长久的沉默。那份沉默,和之前急促、焦虑的计算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我能清晰地听到,他轻轻地、长长地,呼出了一口气。那口气里,仿佛卸下了,一些紧绷了很久的东西。


阿杰(声音变得很轻,也慢了很多,带上了一丝,对自己内在的,真正的好奇): “……比成功……更重要的东西?”


我(保持全然的临在,用我的好奇,为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空间): “是的,更重要的。那个,你之所以,拼尽全力去追求成功,最终,是想要得到的,那个最宝贵的‘奖赏’。” (教练心法:我继续使用开放式提问,不去限定他的答案,给予他最大的想象空间。)

那是一段漫长得,足以让一杯手冲咖啡,从滚烫,变得温润的沉默。


当他再次开口时,那个焦虑的“小老板”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,和一份久违的、对自己内在的,深深的看见的“人”。


阿杰: “……是‘认可’。是我爸妈,能发自内心地,觉得,我长大了,我的选择,是值得被尊重的。”


我: “‘认可’。这是一个多么温暖,也多么令人心疼的渴望。那么,如果,你拥有了这份‘认可’,它,又会为你带来什么,更重要的东西?”


阿杰(毫不犹豫地): “……‘平静’。我就可以,不再活在,需要向他们‘证明’自己的那种,紧绷的状态里了。我就可以,安安心心地,做我自己了。”


我: “‘平静地,做你自己’。那么,当你可以‘平静地,做你自己’时,那份感觉,我们,可以称它为什么?”


阿杰(长长地,呼出了一口气,声音里,第一次,有了一丝轻松): “……是‘自由’。是,创造的自由,是,生活的自由。”


当“自由”这两个字,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时,他所有关于“必须成功”的执念,都有了全新的、充满了慈悲的答案。


【铁林视角】:从ACC到MCC,一场“价值排序”的修炼之旅


这场对话的转向,完美地诠释了ICF教练工作的精髓。我们常常以为,教练是帮助客户“达成目标”,但更高阶的、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教练,是帮助客户“校准人生的导航系统”。


一个教练的能力层级,从ACC到PCC再到MCC,也体现在他运用“标准层次”的深度上。


  • 一个ACC(助理级认证教练),可能会非常出色地,帮助阿杰,找到达成“成功”的,行为层面的更优路径。

  • 一个PCC(专业级认证教练),则能够更深入地去探索,阿杰的“成功”目标背后,所隐藏的核心价值观(比如,“认可”)。他们开始将“事”与“人”进行初步的链接。

  • 而一个MCC(大师级认证教练),则能在一个更系统身份的层面去工作。他能够通过“标准层次”这样的模式,帮助阿杰看见,他所追求的“成功”,并非他人生导航系统中的“终点”,而只是,他为了抵达“自由”这个终极目的地,所选择的,其中一条,可能充满荆棘,甚至会让他迷航的“路径”而已。


这种系统性的“看见”,才能带来真正“冰山之下”的、持久的人生排序的重塑。这需要的,不仅仅是教练的技巧,更是教练自身,那份对人性运作模式的深刻理解和内在修为。


当“终点”被看见,“路径”便不止一条


当阿杰看见,他人生导航系统中,那个真正闪亮的“终点”,是“自由”,而非“成功”时,我们教练的真正工作,才刚刚开始。


他的议题,也从一个关于“如何才能成功”的议题,变成了一个关于“除了‘把咖啡馆做大做强’之外,还有没有其他,甚至更好、更直接的路径,可以让我,通往‘自由’”的、充满了可能性的全新议题。


我: “阿杰,谢谢你,让我看到了你内心深处,那片如此辽阔的、名为‘自由’的星辰大海。现在,作为一个,已经校准了自己人生终极目的地的、智慧而有力量的‘船长’,你,想为你的这艘船,做点什么,不一样的调整?”


结语:你是那支能重写人生排序的笔


后来的故事,充满了转机。阿杰并没有,关掉他的咖啡馆。但是,他不再,把它,看作是自己人生的,全部赌注。


他做的第一件事,是给自己,放了一天假。那天,他没有去店里,而是带着画板,去翠湖边,画了一下午的写生。那是他,创业以来,第一次,为自己,而不是为“成功”,去做一件事。


这个故事,我想分享给每一位,感觉被“成功”,或者其他任何一个“必须达成”的目标,压得喘不过气的你。


请相信,你并非真的“能力不足”,或者“不够努力”。你只是,不小心,把你人生导航系统中的“路径”,错当成了“终点”。


你遇到的所有困境,都只是关于“事”;而你,才是那个,唯一有权,为你自己的人生,重新排序的,那个人。


所以,下一次,当你再次忍不住,对自己,下达那道名为“我必须……”的命令时,请不妨试着,暂停你所有向前冲的惯性。


而是像一个ICF认证教练一样,带着全然的好奇,和一点点对自己灵魂的敬畏,温柔而坚定地问自己一个问题:


“如果,我真的,达成了这个‘必须’,它,会为我带来什么,更重要的东西?”


当你开始勇敢地,为你的人生,进行这场,深刻的“价值考古”时,你会惊奇地发现,那条能让你,既能抵达彼岸,又能享受旅程的,真正属于你的“黄金航线”,其实,一直都在你的心中。





阅读 1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