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是真正的“买单人”?为什么说90%的教练都找错了人


20250929123348230.jpg


【铁林聊教练成金之路】 第6 期(每周日连载更新)



一个完美的方案,是如何死在“临门一脚”的?


让我给你讲一个,你可能感同身受的故事。


Anna,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教练,接到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邀约。对接她的是公司的HRD,我们叫她Linda。在长达三周的时间里,Anna和Linda进行了数次深度沟通,两人相见恨晚。


Anna用尽所学,为Linda公司中层干部“领导力断层”的痛点,量身定制了一套为期6个月的团体+一对一的教练方案。方案之详尽,逻辑之完美,让Linda拍案叫绝:“Anna,你太懂我们了!这个方案就是我们想要的!我马上提交给老板审批!”


Anna信心满满。她仿佛已经看到合同签订,项目启动的画面了。


然后,就是等待。


一周过去,没消息。Anna安慰自己:大公司流程慢。 两周过去,还没消息。Anna有点慌了,给Linda发信息,Linda回复:老板最近忙,别急。


第三周,Linda的电话终于来了,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歉意:“Anna,真的非常非常抱歉。你的方案所有人都觉得很棒,但是……老板说,公司这个季度的预算要优先给销售部升级CRM系统,我们的项目……只能先搁置了。”


电话挂断后,Anna坐在椅子上,复盘了整个过程,想不通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。


你是否也经历过Anna的困境?一切都谈得天衣无缝,最后却被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人,用一个你无法反驳的理由,一票否决。


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,那么今天的文章,将为你揭开这个“血淋淋”的真相。因为Anna犯的这个错误,也是90%的教练在企业项目中,最容易犯的、最致命的错误——她从一开始,就找错了人。


先把话说透:能跟你聊痛点的,不一定是能为你买单的


在任何组织内部,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:“使用者”“经济买家”


“使用者”(User Buyer),就像故事里的HRD Linda。

  • 他们是问题的直接感受者,最懂业务的痛点。

  • 他们会是你的教练服务的直接使用者或组织者。

  • 他们是你的“盟友”,会为你摇旗呐喊,帮你完善方案。

  • **但是,他们几乎从未拥有预算的最终审批权。**他们能对你说“不”,却无法真正对你说“是”。


“经济买家”(Economic Buyer),就是故事里那位素未谋面的“老板”。

  • 他们是预算的最终掌控者,拥有唯一的、绝对的审批权。

  • 他们不关心教练过程的细节,只关心一件事:这项投资,能为我的业务带来什么回报(ROI)?

  • 他们手里永远有“更重要”的事,比如升级那个能直接看到销售数字的CRM系统。

  • 他们,才是你真正的客户。


艾伦·维斯(Alan Weiss)有一个无比犀利的观点:“为什么买家绝不在HR部门?” 因为在大多数公司里,人力资源部被定义为“成本中心”,他们的预算是被“分配”的。而“经济买家”,通常是那些掌管着“利润中心”(如销售部、产品部、甚至CEO本人)的人。


当你的方案,只是一个“帮助HR完成年度培训任务”的工具时,它就只能在HR有限的预算池里挣扎。 而当你的方案,是一个“帮助业务负责人提升团队业绩、赢得市场”的投资时,它才有可能进入“经济买家”的视野,获得一个全新的、独立的预算。


你的工作,不是把方案卖给HR。而是赋能HR,让她成为你的“内部销售”,与你一起,把方案的“商业价值”卖给那个真正的“经济买家”。


铁林工具箱:帮你找到“幕后之王”的十个问题


那么,如何在一开始,就精准地识别出谁是那个能拍板的“经济买家”呢?


这需要你从“教练”的身份,短暂切换到“商业侦探”。以下这十个问题,不是让你直接去问客户,而是需要你在沟通中,通过倾听、观察和旁敲侧击,为自己找到答案。


  1. “拍板权”问题: 除了您之外,还有谁需要批准这个项目?谁拥有最终的“Yes”或“No”的权力?

  2. “预算来源”问题: 这个项目的资金,是来自您部门的固定预算,还是需要向公司申请?

  3. “业务痛苦”问题: 我们要解决的这个问题,除了影响您的KPI,还会影响到公司哪个业务部门的业绩?

  4. “P&L归属”问题: 哪个部门的负责人,会因为这个项目成功所带来的“利润增长”或“成本降低”而获得最大收益?(P&L: Profit & Loss 利润与亏损)

  5. “否决权”问题: 如果公司里所有人都喜欢这个方案,谁是那个唯一有权力可以叫停它的人?

  6. “优先级”问题: 在公司今年的三大战略目标里,我们的项目能为哪一个目标做出最直接的贡献?

  7. “汇报线”问题: 当您向您的上级汇报这个项目时,他最关心的会是哪三个指标?

  8. “过往经验”问题: 过去类似的成功项目,通常是由谁来主导和推动的?

  9. “价值衡量”问题: 谁最终会为这个项目的成果负责?我们应该向谁证明我们的价值?

  10. “紧急性”问题: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,谁会第一个“夜不能寐”?


当你能清晰地回答出以上大部分问题时,那个隐藏在迷雾背后的“经济买家”,就会浮出水面。


从“术”到“道”:你的战场,不在会议室,而在决策者的心里


找错人,你的专业会一文不值。 找对人,你的价值才有了被看见的可能。


请记住,与企业客户的合作,本质上不是一次“教练服务”,而是一场“商业合作”。你的沟通对象,决定了你沟通的“语言”。跟HR聊,你可以聊成长、聊赋能;但跟“经济买家”聊,你必须聊业绩、聊回报、聊竞争


从今天起,停止在“使用者”层面做无用功。把你的精力,聚焦在找到那个真正的“买单人”,并学会用他的语言,讲述你的价值。


轮到你了!


欢迎来到《铁林想聊 · 教练成金之路》的第六期。我们正在一步步深入教练商业运作的核心地带。感谢你的每一次阅读和思考,正是这些共鸣,让这个系列充满了生命力。


✍️ 踩坑分享: 在评论区聊聊,你是否也曾像Anna一样“找错人”? 分享一个你因此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的“扎心”故事,让我们一起在教训中成长。


独家福利: 为了让你能更方便地在实战中运用今天的知识点,我将这“十问”整理成了一份精美的清单PDF——《铁林版·识别真买家十问》。 你可以在我的公众号“铁林想聊”后台,回复“识别买家”四个字,即可免费获取。


划线共读: 划出文中你觉得“最扎心”或者“最点醒你”的一句话,分享在你的留言里。让我们看看,英雄所见是否略同?


悬念预告: OK,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如何找到那个真正的“买单人”了。但下一个问题是:如何才能让他愿意见你?如何开口说的第一句话,就能让他觉得“你很懂我”?


下一期,我们将揭秘顶级教练从不外传的“破冰”秘籍:如何设计你的“价值开场白”,让他放下防备,并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?


敬请期待。




阅读 124